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尚需政策導航
近年來,我國城鎮(zhèn)化步伐不斷加快,一座座漂亮的建筑拔地而起。然而,隨之而來的大量建筑垃圾卻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處理方式成了城市環(huán)境保護的絆腳石。
日前, 廣州市通過公開招標,首次確定了4家建筑垃圾循環(huán)利用投資主體,在天河、白云、番禺和蘿崗四區(qū)先行先試,建筑垃圾再生率將高達95%。
在有關人士看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這個行業(yè)是個功在當代、利國利民的行業(yè),其公益性大過經濟性。但對處理企業(yè)來說,建筑垃圾來源與處理成本是個問題,再生產品的銷路也需要進一步打通,變廢為寶之路需要加強政策導向。
填埋帶來嚴重污染
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主要處理方法是將其填埋地下。其弊端在于:一是占用大量土地,耗用大量征用土地費。二是在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粉塵及灰砂飛揚,造成了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膠、涂料、油漆不僅是難以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還含有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這些廢棄物被埋在地下,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直接危害到周邊居民的生活。三是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地表沉降。
資料顯示,廣州建筑廢棄物平均年產生量約為4000萬噸,而全市每年總利用量卻不到100萬噸,主要處理方式是作為垃圾予以填埋。據(jù)統(tǒng)計,每堆積1萬噸建筑垃圾約需占用67平方米土地。通常建筑垃圾填埋8米后加埋兩米土層,但土層之上基本難以重長植被。
另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建筑垃圾的數(shù)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在每萬平方米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僅建筑垃圾就會產生五六百噸;而每萬平方米拆除的舊建筑將產生7000噸~12,000噸建筑垃圾。
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建筑面積300億平方米,由此產生建筑垃圾134億噸。若單純堆存將占地335萬畝。專家表示,大量的建筑廢棄物如不加以合理利用,將給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嚴重污染,也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
“建筑垃圾是一種可再生利用的資源,經過科學的回收、拆分、篩選、冶煉完全可以變廢為寶還原其原始性能,作為再生原料重復使用。”廣州環(huán)能建寶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彬表示,像各種類型磚、砂石和道路的基礎層、水穩(wěn)層材料,都可以由建筑垃圾再生。
上述提到的廣州中標的4家企業(yè)分別在天河區(qū)、白云區(qū)、番禺區(qū)和蘿崗區(qū)建設建筑垃圾循環(huán)利用基地,每年可將處理建筑垃圾400萬噸,再生利用率95%以上。
據(jù)了解,未來廣州市建筑廢棄物循環(huán)利用的再生產品主要為再生粗(細)骨料,經二次加工可生產預拌混凝土、干混砂漿、混凝土構件、人行道磚等再生建材。
廣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這4個循環(huán)利用基地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2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3.6萬噸、氮氧化物排放4000噸,節(jié)約600畝堆放建筑垃圾土地,大大降低建筑廢棄物產生的PM2.5排放以及對地下水、土壤造成的污染。
編輯:何姝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