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產中控制煤粉水分含量的看法

  《水泥》2009年11期《提高煤磨出口溫度對煤磨和煅燒系統(tǒng)的影響》一文,作者介紹了其所在企業(yè)大膽細致的嘗試,用事實驗證了入窯煤粉所含水分的控制對企業(yè)效益的重要性。聯(lián)系到我國當前不少新型干法生產線的習慣做法,該企業(yè)的實踐確實有著重要的啟迪和示范作用。

  1 當前控制煤粉水分存在的問題
  
如果調查國內新型干法線生產熟料所用煤粉的水分含量在1.5%以上,毫不夸張地說,至少會有1/3以上;有的煤粉含水量高達4%,甚至更高。究其原因,這些企業(yè)的生產管理者會抱怨進廠原煤含水太多,而且是內水,難以烘干;有的企業(yè)甚至將煤粉水分的測試報告內容只限定為外水,否則含水量高得嚇人;更有不少管理者擔心壓低煤粉水分,會導致煤磨出口廢氣溫度過高,容易造成煤磨系統(tǒng)發(fā)生爆炸或著火等嚴重事故,因此控制入磨溫度在300℃以內,出磨廢氣溫度在70℃以下。確實也有些企業(yè)正是在發(fā)生了這類事故之后,有意降低入煤磨的熱風溫度,以圖安全。

  煤的內在水分指吸附或凝聚在煤顆粒內部毛細孔(<0.1μm)中的水分。在實際測定中指煤樣達到空氣干燥狀態(tài)時保留下來的那部分水分。內在水分多少與煤的內表面積有關,內表面積愈大,內在水分愈高。不同變質程度煤的內表面積不同,變質程度愈淺,內表面積愈大,其內在水分也愈高。的確,內在水在常溫下不能失去,但加熱到一定溫度就能逸出,不論是多大的內水與外水,只要在檢驗時按規(guī)定時間加熱到110℃(按GB212--91規(guī)定,當水分大于2%時,還應進行檢查性干燥,說明此時檢驗出的水分含量還可能更多),其不像結晶水那樣難以烘干,也就是說,這些水分可以在生產煤粉中烘干出來。

為說明煤粉水分高的嚴重性,不妨算一筆賬:以自然環(huán)境溫度的液態(tài)水(10℃)入窯后,先被加熱到100℃,再成為l00℃的蒸汽,然后升至1000℃以上的過熱蒸汽,每一步都要消耗大量的熱。粗算一下,如果熟料的實物煤耗是150kg/t(熱值按22990kJ/kg計算),煤粉中含有1%的水分,即進窯水分是1.5kg,1kg水分要消耗的熱大約為376kJ(10℃水升高到100℃水所用熱)+2253kJ(100℃水的汽化熱)+2508kJ(蒸汽比熱取2.09kJ/(kg·℃),按升高1200℃計算)=5137kJ。則1.5kg的水分使噸熟料熱耗增加了5137*1.5=7 706kJ,每噸熟料為此多消耗實物煤7706/22 990=0.335kg。如果煤粉中含水量增加3%時,噸熟料實物煤耗增加0.335×3=1.005kg,增加比例為1.005/150=0.67%。按熱值為22 990kJ/kg的煤售價為500元/t計算,它將使熟料成本增加0.50元/t。全年生產100萬t熟料,就是50萬元的損失。如果再考慮這些水分嚴重影響煤粉燃燒速度,從而改變火焰形狀和窯內溫度分布,降低熟料產質量,則損失更大。由此看出,通過放寬對煤粉水分控制而求安全的做法不僅不應提倡,而且應當盡快改變。

  安全生產固然重要,問題是如何不付出這種代價,卻能做到安全生產。

  2 煤粉磨細不能緩解水分對燃燒的不利影響
  
有些管理者認為,既然煤粉的水分烘干不容易,又易產生危險,不如將煤粉細度壓低,控制煙煤的80μm篩余在5%以下,以補償水分過多對燃燒速度產生的不利影響。但是,這樣不僅要降低煤磨產量、增加電耗,而且對煤粉的助燃無濟于事。因為煤粉中的揮發(fā)分只要有明火,即便是在室溫,也可迅速燃燒,其燃燒快慢并不取決于煤粉細度。煤粉變細只是增加煤粉中固定碳與空氣接觸的面積與機會,并利用煤粉中的揮發(fā)分與空氣中的氧燃燒形成的熱,進一步為固定碳燃燒創(chuàng)造條件。由于固定碳的燃燒溫度要遠高于100℃,因此,水先于固定碳受熱蒸發(fā)。極少量的水分遇到熾熱的空氣后,會發(fā)生水煤氣反應,即產生氫氣和一氧化碳,它們極易燃燒,所放出的熱遠大于反應所吸收的熱。但當煤粉中的水分含量較高時,由于溫度降低則不會發(fā)生水煤氣反應,且變成的水蒸氣阻止了固定碳與氧的接觸。此時,磨細的煤粉只能使水分更易受熱而蒸發(fā),固定碳的燃燒反而變得更加困難,使煤粉的燃燒速度大大減慢。也就是說,水分含量較高的煤粉磨細,不但不可能發(fā)揮有利于固定碳燃燒的積極效果,相反,卻起了反作用。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煤粉的細度指標應當取決于煤粉中揮發(fā)分含量的大小,即煤中揮發(fā)分含量較高,煤粉細度可以而且應當適度放粗,因為此時揮發(fā)分燃燒后的熱量大,有利于固定碳盡快燃燒。

  還需要強調,過細煤粉在系統(tǒng)中任何位置發(fā)生滯留,對煤磨安全生產帶來的危險性更大,且絲毫不亞于溫度的影響。

  所以,煤粉中大于l%的水分在窯內會干擾煤粉的燃燒,而且不能采用煤粉磨細的方法克服,唯一正確的途徑是降低煤粉中多余的水分。

  3 降低煤粉水分含量的方法
  
3.1 不同生產工藝控制煤粉水分的難度
  
1) 磨機類型
  
風掃式球磨所用風量較低,如果熱風是來自窯系統(tǒng)廢氣,比用熱風爐專供熱風更為安全。風掃式球磨的烘干能力相對于立磨要小得多,理應有較高的廢氣溫度。但是,現(xiàn)在的事實是很多企業(yè)不敢提高其熱風使用溫度。立磨與球磨機相比,所用空氣較多,烘干能力較強,此時控制熱風溫度可以偏低。

  2) 廢氣來源
  
設計煤磨烘干熱風來源時,從減少入磨廢氣中氧含量的角度考慮,有人認為利用氧含量較低的窯尾廢氣,比利用篦冷機廢氣更為安全。但是,無論何種工藝,都要重視廢氣中的粉塵及含量,如果生料粉或熟料粉進入煤磨,使煤粉中的灰分含量明顯增加,同樣對燃燒十分不利。相對篦冷機中的熟料粉塵而言,窯尾廢氣中的生料粉塵除塵要困難得多。因此,目前設計中應用篦冷機廢氣者更多。

  3.2 降低煤粉水分含量的具體做法
  
1) 改善磨機系統(tǒng)內的熱交換能力
  
對于用篦冷機廢氣及獨設熱風爐的系統(tǒng),提高烘干溫度并不困難,但必須加大磨機內原煤與熱空氣的熱交換能力,否則,煤磨的廢氣出口溫度以及煤粉入倉的儲存溫度都要相應提高l0℃左右,而煤粉水分并未降低多少。

  球磨機應帶有烘干倉,并在設計選型階段,根據(jù)原煤水分含量確定烘干倉的長度,其中的揚料板要有合理角度與結構,為熱風與原煤充分熱交換創(chuàng)造條件。

  對于立磨,則應注意不要在排渣口漏入冷風,因其不利于熱風在磨內的均勻分布。如果不漏風會有煤粒落在此處的話,則是噴口環(huán)風速在此處不足的反映,可以通過調整噴口環(huán)來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2) 提高烘干用廢氣的溫度
  
文獻[1]介紹的方法,說明只要做好防止煤粉燃爆的措施,燃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首先,應該明確煤粉燃爆的發(fā)生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有足夠的氧氣、溫度以及有明火存在,三者缺一不可。很多企業(yè)只重視第二個條件,將烘干用氣體溫度控制很低。其實,在滿足工藝要求的條件下,盡量減少用風,不僅節(jié)能,而且也符合減小氧氣的防燃爆措施,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讓系統(tǒng)有明火出現(xiàn)。

  3) 加強管理
  
嚴格管理原煤堆場,不準有任何垃圾,包括煙頭、紙屑等低燃點物質混入;堆場應該有一定的儲量,以保證使用原煤的質量能合理搭配;如需要儲量較高時,更要有嚴防自燃的措施,表面應該用膠泥封死,不要進空氣。

  煤粉倉內壁要光滑,避免有煤粉黏掛。目前下錐部一般已按煤粉秤制造商要求用鏡面不銹鋼做襯板,但上部以及與之相連的圓筒下部,最好也用不銹鋼做襯板。使用煙煤時,停窯前需將煤粉倉用空,如果緊急臨時停窯,倉內仍存有煤粉時,應當用C02氣瓶,自上而下向倉內噴入CO2氣體;倉內煤粉中部應有測溫元件并設置下限報警溫度。

  煤磨系統(tǒng)包括除塵器集灰斗壁及進出口管道,都不能有煤粉存留的死角,易黏掛煤粉的倉側面可裝電磁振動器,有些死角在焊上扒釘后用澆注料抹平。為此,調試前可喂入生料粉試車,在排風機停后檢查系統(tǒng)內不得有料粉存在。

  必須設置測試、報警及安全系統(tǒng):電除塵器設有廢氣C0、O2含量分析儀,煤粉倉設有溫度監(jiān)測及CO分析儀,以便向操作人員提供最有效的信息;設置防爆閥及CO2自動滅火裝置等安全保障設施,一旦發(fā)生燃爆現(xiàn)象時,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3.3 進廠原煤質量的控制與搭配均勻
  
原煤供應緊張或資金缺乏時,如果進廠原煤質量不穩(wěn),含水量忽高忽低,進入磨機的廢氣溫度就要隨之調整,但每次的調整可能不夠及時準確,會為煤粉的燃爆埋下隱患。因此,在購置原煤時不能只為節(jié)約采購資金而不管質量的波動和生產成本的增加。

  總之,只要認真采取措施,凡是因為煤粉含水量高而導致熟料熱耗提高的重大影響因素,完全可以解決和排除,企業(yè)效益必將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編輯: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泥網(wǎng)立場。聯(lián)系電話:0571-85871513,郵箱:news@ccement.com。

最新評論

網(wǎng)友留言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網(wǎng)立場

暫無評論

發(fā)表評論

閱讀榜

2025-01-11 1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