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萬字建言:改革者上 不改革者下
本世紀初以來經(jīng)濟增速不斷下行,其基本原因是什么呢?我們可以說是效率不高,也可以說是結構扭曲,也就是說配置資源的結構發(fā)生了扭曲(資源誤配)。資源誤配的結果就是效率低下。
本世紀開始,我們原來所依靠的增長動力正在消退,而又不能夠用提高效率的辦法去補救增長動力的消退,比如當中國經(jīng)濟上了一個臺階以后,人口紅利就走入了末期,工業(yè)、農(nóng)業(yè)、服務業(yè)的結構改變,尋求增長的動力也開始減弱。在這種情況之下,就伴隨著一個問題——中國的全要素增長率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開始明顯下降,最終造成了中國的潛在增長率進入了下行通道,因而造成了經(jīng)濟增長下行的趨勢。
這個問題是經(jīng)濟走入下行通道的根本性因素,可以表達為供給效率不高、供給質量不高,也可以表達為資本的誤配置,也就是說經(jīng)濟結構的惡化或者經(jīng)濟結構的扭曲。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根本性問題,需要加以處理。
這是在判斷中第一次出現(xiàn)結構問題,我們需要實現(xiàn)結構的調整或者叫資源的再配置。
用行政命令調結構不但無效 甚至有反效果
結構怎么才能夠改善呢?這是第二個問題。結構的改善要通過體制的改善實現(xiàn),體制怎么才能改善呢?就要通過結構性的改革。在這里兩次出現(xiàn)了含義不同的“結構”。
我覺得現(xiàn)在常常把這兩個“結構”搞混了。這兩次出現(xiàn)的“結構”含義不同,前一個“結構”是供給側的問題,在于結構的扭曲、資源配置的扭曲,這是講的“經(jīng)濟結構”。后面一個“結構”講的是要進行“結構性改革”,這里講的是“體制上的結構”。如果把這兩個問題混在一起,就可能會用結構的調整去取代結構的改革了。
編輯:何勸
監(jiān)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